【武汉晚报】父辈的青春,你知道多少

——送给年轻人的一份特殊礼物

发布时间:2013-05-08 11:42 来源: 作者: 武汉晚报特派记者鲁珊 拱颜岩阅读:
A A A

33071367946443020.jpg

站在山顶,邓和平思绪万千。记者蔡晓智 摄

留在雪域高原的青春

“把青春留在雪域高原”的系列报道行进至今,我知道,武汉有个年轻人始终在关注,昨天与他通电话,他说,回后有千言万语要交流。

从某个维度上,这组系列报道,也是送给这个年轻人的一份特殊礼物。

“爸爸妈妈,多保重身体,代问见过的两位晚报记者好,谢谢她们照顾你们。”邓和平向我展示这条短信时,满脸狐疑:“你怎么会见过他?”我一拍椅背:“有缘自会相见啊,邓老师。”

行前,初次采访邓和平结束后,我提出见见他的独生儿子。邓和平先后两次拒绝了,理由是,儿子忙,再说也不愿意见记者,不愿意接受采访,算了吧。我不甘心,我要亲耳听到拒绝之音。不料电话那边年轻的声音说,“我非常愿意和你谈谈我父亲,谈谈我父亲那代人。只是我在做答辩,实在是太忙了,否则一天一夜都谈不完。”

邓和平听完我叙述整个过程,微微点了点头,叹口气说,“其实他并不知道要谈什么。”

以下是出发前两天,我们与邓和平之子的部分谈话记录——

子:我觉得父亲那辈人,有精神信仰,对精神的追求超越了对物质的追求。

记:是因为他年轻时报名去西藏吗?

子:是一部分。西藏实在太艰苦,我依稀记得小时候扛着氧气袋在院子里玩,而父母还要工作。

记:你知道吉隆沟吗?

子:吉隆沟?

记:你父亲当年下放插队当农民的地方。

子:他当过农民吗?他一直在自治区外办工作呀。

记:他在去外办之前,在中尼边境的吉隆种了两年青稞。同去的还有钱建新。

子:钱建新是谁?

记:恋人兼战友。这次我们就是要去找她的墓地。

子:她过世了吗?

记:她救火牺牲在当地。

子:我父亲要去西藏吗?

记:是的,我们和他一起去。

子:我母亲要去吗?

记:我们建议她去,要最后看你奶奶有没有人照料,你知道的,你爸妈这几年没有同时出去过,总要有人喂饭擦身照料她。

子:也是,他们俩对西藏都很有感情,现在我们家煮饺子,还跟拉萨一样,用高压锅。

……

去机场的路上,我们一上车,看到邓和平身边坐了李春兰,就知道那次与小伙子的谈话起了作用。儿子替母亲承担起照顾奶奶的责任,而把妈妈送上与父亲同行的心愿之旅。

八零后的儿子其实很优秀。32岁的小伙子,清瘦,文气,武大教育经济与管理博士在读。而他的硕士,是在德国德累斯顿大学完成的,专业领域一直都是教育学。

儿子确实正在忙着答辩,今年夏天,他就要博士毕业了,初步就职意向,将在武汉本地一所高校。

这颇令人诧异,在他的周围,大约有一半的朋友都在国外求学、就业或生活,而他也不是没有机会。在德国的期间,他有一大群本地朋友,硕士毕业,他也可以继续留在德国攻读。如今,博士毕业在即,出国,机会是有的,前景也是有的。不过,他仍然选择了留下。这种年轻的冲动和执著,很容易让人想到他父亲当年,知青回城潮中,却主动报名去西藏插队。

对此,小伙子本人是这样解释的,人文社科类的研究,让人更容易看到自己身上的病痛,也更想有医治这种病痛的冲动。所以,如果不能为本地人做点事,也还是很可惜的。再者,中国人有句老话,父母在,不远游,也是考虑因素。

在比较自己与父辈的人生选择之时,小伙子倒并不认为相似,他认为父辈更有集体精神做指引,而作为子辈的他,大约是自我意识更强。

小伙子与我们畅谈了一小时,当然有他父亲,也不只他父亲。

此前两天,在他父亲的办公室,我们对邓和平的行前采访,大约进行了3个小时。进藏的一路上,我们也一直在不停地交谈。少年丧父的情形,初恋发生的时刻,痛失爱人的感受,对西藏有爱有无奈的复杂情绪,对儿子又疼又恨的情感,对他的教育社会学方向的各种见解,邓和平自己说,对我们这几天说的话,比对儿子一年说的都多。

儿子在教育学院博士点就读,枫园宿舍距自己家步行20分钟距离。每天回家吃饭,回宿舍睡觉。然而,父亲进藏的消息,儿子是在记者处得知的。父亲的过去,儿子也是在记者处约略得知。儿子与记者交谈的事情,父亲则是在无意的短信中才得知,儿子因“父母在,不远游”,父亲也是第一次从记者这里听说。

为什么父亲和儿子,与初次相识的记者,可以畅谈心灵深处的东西,而日日见面的父子之间,却有着太多的沉默呢?

这种奇怪的状态让我们非常好奇。一代人与一代人间,仿佛有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让最熟悉的人亲情深厚,却难成朋友。作为父亲的邓和平,给了我们很多人生的感悟和财富,却没有机会说给儿子,作为儿子的年轻人,给了我们很多年轻的思维和想法,却从未对父亲启齿。邓和平说,儿子小时候,也曾跟他说过一些,但十几岁的糙子伢回道,谁叫你生在那个年代!儿子大了,自然说的机会更少了,但我的一生就在电脑里,又没有上锁,他如果有兴趣,他自己不会看吗?

这种代际间的割裂状态,让我们有了另一种担心,假如我们不把父辈的青春写下来,那么随着岁月流逝,父辈的血肉人生便会风干成统计数据,变成真正的鸿沟。因此,临行前,我们就存下一个私心,我们展现邓和平的青春人生,把这一段多次欲言又止的个人历史,作为一份礼物,送给32岁的邓和平之子,希望父辈的礼物不会丢失,希望父母的人生经验可以为子辈的人生舞台垫得更高。

然而,我们依然担心,我们只能写一个邓和平,以邓和平为代表的一代人,在特殊时代背景下的特殊人生际遇和情绪感受,其实是这个国家的积累,是年轻人的财富。如今,他们都已入暮年,如果他们被尘封,那又有多少东西,将会被割裂?

http://cjmp.cnhan.com/whwb/html/2013-05/08/content_5157921.htm

(稿件来源:《武汉晚报201358日 本网编辑:吴江龙)

最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