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珞珈Moment】专业教学楼:大学生的青春关键帧

发布时间:2024-03-16 22:31 来源:武汉大学报社 阅读:
A A A

策划:肖珊

统筹:陈巧燕

执行:纠轲寒

撰文:纠轲寒、王晓航

采访协助:张诗羽、周思雯、韩柯

题图:张可恬

出品:武汉大学大学生新闻社

在校园里,你可曾注意到那一幢幢楼宇,或庄严、或古朴、或现代、或雅致……不时有学子进进出出,他们或身携测量仪器,或手执画板画笔,或探讨不休。进入这栋建筑,便开启了专属学习之旅。

这些建筑便是专业教学楼,它不仅是学习的场所,更是学术交流、知识创新、学院办公的中心,它源于对教育的热忱和对学生成长的关怀,为师生提供了舒适、安全和富有启发性的专业学习环境。

大学时光里,每位学子都会拥有自己独特的成长轨迹和学习经历。而在专业教学楼度过的日子,则成为了他们的青春关键帧,珞珈生活中耀眼的一部分。


功能独具,特色专教引领

“点燃创客灵感,寻一座汇聚智慧的摇篮。”

松园北路,东湖一隅,有这样一座教学楼,它助力着学子将创意落地生根,让梦想成为现实。在这座专业教学楼中,“创客”们谱写出了一首首“科技与未来的诗歌”。

这里是动力与机械学院专业教学楼,又称“工学部第九教学楼”。驾驭未来,启迪梦想,在科技驱动的今天,动力与机械学院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前瞻性创新能力的动力与机械领域精英。

动力与机械学院围绕培养学生工程实践思维和动手能力,为学生提供了3D打印、激光切割等设备资源,全方位、多维度地满足了学生的实践需求。借助这一创新实践空间,学生可以加强工程实践技能训练,提升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

动力与机械学院2020级本科生刘海航便是创新实践空间的常客,“当我第一次使用激光切割机制作一个小工艺品,将它拿到手上时,我深感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他感慨,“我感受到了科技的力量,很多设备比如激光切割机、数控车床等机器,只需在电脑上设置好参数然后将程序导入,机器就可以自动按照设定的程序运转,这极大节省了我们人力加工的时间,并且提高了工艺的精度。”

除了满足专业课程知识学习,实现简单创意需求外,专业教学楼内全面的实验设备,也是学生们驰骋赛场的“金牌辅助”。

“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机器人大赛”等众多比赛的优秀作品,都曾在这里起跑腾飞。动力与机械学院2020级本科生张蕊佳分享大赛经历时说到:“我曾经在这里使用激光切割和3D打印设备来制作迷你驱动车,制图和打印都有专门的处理软件,正常精度的情况下使用非常便利。”

“邂逅虚拟世界,造一处智慧的盛景。”

城市设计学院专业教学楼在武大建筑中显得尤为年轻,新院馆于2022年入驻。樱丰珞珈山,浪漫城设院,这里是武大校园内艺术灵气十分充盈的一个地方。

带着创意与灵感的加持,城市设计学院积极拥抱科技,在元宇宙兴盛发展的时代条件下,打造虚拟仿真实验室,借助先进的VR、AR、MR技术设备,学生们可以身临其境地勘测城市规划的每一个细节,探索建筑物的外观和内部布局,思索街道和广场的交互关系,把握城市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

城市设计学院副教授焦洪赞开设的《空间与媒体》课程,便是依托虚拟仿真实验室进行讲解,这一创新性的教学方式让人耳目一新。在课程的讲解中,焦洪赞引领学生们探索了空间与媒体之间的奇妙关系,深入浅出地阐述了空间设计的艺术性和技术性。

“很庆幸自己凭着兴趣和执着选了这门课。”城市设计学院2020级本科生曾佳颖这样感慨道。在她的眼中,这门课程不仅带给她丰富的知识和独特的体验,更让她找到了自己的兴趣所在,坚定了她在城市设计领域的追求。

此外,虚拟仿真实验室还具有强大的实时交互功能,学生和老师之间可以在设计过程中直接与虚拟环境进行互动,对设计方案进行实时修改和调整,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评估设计的效果。这种交互性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也激发了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期待在最新老虎机,新老虎机平台的专业设计课程中见到虚拟仿真的身影,建筑与规划虽然是传统学科,但也要与时俱进,学生们也要在新的时代契机下勇立潮头。”焦洪赞这样讲道。

灵感的火花在创新的思维中跳跃,想象力和创造力获得了自由的舞台,在这个超越空间限制的虚拟世界,科技与艺术交织,一扇充满希望的城市未来大门正徐徐打开。

“遨游思想瀚海,留一处诗意的驿站。”

振华楼,又称文科综合楼,由文学院、历史学院和哲学院三院共用。它坐落于文理学部西南角,东临珞珈广场,南面是武汉大学校门牌坊。振华楼内,暖黄灯光、木头桌椅、清新绿植共同打造了一个清新舒适的阅览空间,学生聚集于此,放空心灵,雕刻时光。

振华楼的阅览自习室不仅具有现代风格的装潢、摆放整齐书籍的原木书架、精心布置的绿植、面朝阳光的长条形桌子和高脚凳,还有舒适的布艺沙发、小茶几。约上三两好友,一边喝咖啡,一边讨论小组作业,或探讨最近读书心得,这里是很好的选择。

文学院2021级本科生徐艺榕常常在振华楼的自习空间里驻足。她喜欢坐在那张长条桌旁,窗外美景尽收眼底,读书、写字。“在这里,我不仅可以阅读专业的书籍,还能在独特的空间设计中,享受属于自己的静谧时光。”

徐艺榕谈到,那种无拘无束的感觉让她非常享受。在没有课程的日子里,她会带着一杯咖啡,在临窗的座位上阅读自己喜欢的书,享受阳光和宁静。

“谷雨宜晴花乱开,一壶春色聚书斋。”这个自习空间就像一个书斋,是一处心灵的灯塔,也是一处精神的家园。当学子们习惯于在这里阅读、思考和想象时,他们也在这个过程中敞开了通向美好世界的窗户。


思想碰撞,师生情谊发芽

各个学院的专业教学楼不仅承载着学校悠久的历史底蕴,它还是一个独特的“社区”,充满了互动、启发和成长。在这个社区里,老师和学生共同参与,一起探索,彼此启发,共同演绎出无数动人的故事。

“深度交流,谱写一段师生情缘。”

在水利水电学院2020级本科生纳林淼的眼中,专业教学楼不仅仅是学习的场所,更是师生情谊的聚集地。纳林淼深情地回忆道:“专业教学楼承载了我很多美好的回忆。在那里,我与老师们深入交流,汲取知识,与同学们共同成长。每一次与老师们的交流,都让我收获颇丰。他们不仅是我的导师,更是我的朋友。”

在这座专业教学楼里,学生们与老师共同办公、实验,这种紧密的合作让师生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它不仅是一个学习的地方,更是一个师生情谊的写照,学生们可以感受到老师的关爱与支持,老师们也能看到学生的成长与进步。

纳林淼还谈到了在专业教学楼里的一些难忘经历:“有一次我在实验过程中遇到了困难,心情非常低落,但在导师的耐心帮助和鼓励下,我重新找回了信心。还有一次,我和同学们一起在专业教学楼里准备比赛,虽然很紧张,但是那种团结一心、共同奋斗的感觉让我很感动。”

纳林淼深刻体会到专业教学楼里浓厚的师生情谊,这种情谊让她更加珍惜学习的时光、更加热爱这个集体。“感谢专业教学楼里的每一位老师,是你们的悉心教导和关爱让我在学业上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我会珍惜这份师生情谊,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

遥感信息工程学院2021级本科生周起震也以独特的视角,描绘了他在教学楼中的学习体验和收获。“在教学楼里,我们经常与老师进行深入的交流和讨论,每每碰撞出思想的火花。那些新鲜的解决现实问题的方法论,常常让我们眼界大开。通过与老师的交流,我们的科研idea得以诞生,也能够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生根发芽。”

周起震特别提到了专业楼内的徕卡厅,他说:“徕卡厅经常举办院士讲座,不仅内容专业、深入,而且引人深思。院士们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思考,常常带给我们新的启示和思考。每一次听讲,都是一次与知识的深度对话,让人受益匪浅。”

在专业教学楼中“升级打怪”的经历不仅让周起震在学术上得到了提升,更让他对遥感信息工程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热爱。“在这里,我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更领略了院士、教授们的魅力,这些对我来说,是更为宝贵的财富。”

“自我沉淀,青春年华皆成诗篇。”

法学院2020级本科生张恒玮深感法学院的独特魅力,他站在学长的角度,向我们分享了他在这片独立思考的小天地中的成长与收获。“在法学院专业教学楼里,我们能够感受到时光的沉淀和历史的厚重。每一个角落都弥漫着知识的气息,每一道光线都闪烁着法理的光芒。”

沉淀时光,雕刻自我,在专业教学楼中,让灵魂沉淀冷却成为理想中的模样,成为更好的自己。在法学院里,时光仿佛被拉长,沉淀成一首首青春的诗篇。

张恒玮还强调了专业教学楼的包容性和开放性给他们的启示和帮助:“专业教学楼内不仅有丰富的法学书籍和各种案例资料,还有各种模拟法庭、法律诊所等实践场所。这为我们提供了更广阔的视野,让我们学会了尊重多元文化,理解并接纳不同的观点和价值观。”

法学院2021级本科生颜星汉同样对这里充满了热爱和敬意。“法学院图书馆光线极好,环境舒适宜人,我时不时就会进去坐一坐。在书香中,我感受到了知识的力量和智慧的魅力。不时会有大师讲座、前辈经验分享、班级和社团活动在此举办,让我耳目一新。”

“大师们的智慧和经验,让我看到了更广阔的世界,也让我对自己的专业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颜星汉深知,专业教学楼不仅是学习的地方,更是自我成长的摇篮。在这里,他会继续用自己的汗水和努力书写着青春的华章。


取其精华,迈向自己的路

置身于这座知识的高塔,学子被各种设施所环绕和拥抱着。从宽敞明亮的图书馆到设备齐全的实验室,从先进的多媒体教室到资源丰富的学术资料中心,专业教学楼为学子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和机会。这些设施不仅让学子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更让学子在实践中锻炼,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此为家,倾听灵魂的对话与碰撞。”

在专业教学楼里,学子们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有着共同的兴趣和追求。专业教学楼就像一块磁铁,吸引着那些热爱学习、渴望进步的灵魂,与老师和同学深入探讨感兴趣的课程和研究项目,从中发现个人兴趣和优势。每一次交流与讨论都让学子们受益匪浅,激发出内心深处的热情和创造力。

“我很喜欢在专业教学楼里上专业设计课。”城市设计学院2020级本科生商洲瑞如是说,“建筑设计不是单打独斗的过程,我们要和老师同学合作,打磨作品、积累经验。”

在这座专业教学楼里,学子们不仅能够汲取到丰富的知识,还能够培养自己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建筑设计,就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在专业教学楼内,我和同学们一起探讨方案,不断推敲,不断打破,这是一个让人痴迷的过程。”正如商洲瑞所说:“我们工作之后,要和土木、给排水、电气的同仁一起,共同赋予一座建筑灵魂和温度。”

专业教学楼见证了学子的成长与蜕变。它不仅是一座建筑,更是一个象征,象征着知识的力量,象征着梦想的可能性。

“以次为序,打造个性学习之旅。”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专业教学楼中结识的学长学姐是学子们可贵的学习榜样,诚应择其精华而习之。然而,遵循学姐学长的学习路径并不是学子们努力的唯一方向,新一代学子理应综合自身优势与时代需求大胆创新,走出一条绝佳的奋斗之路。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2020级本科生孟海洋认为:“一味紧随学姐学长的步伐,可能会乱了脚步,要学会找到自己的节奏与优势,发现自己和专业的契合点。”专业教学楼的学习之旅中,我们不仅需要汲取知识的养分,更要学会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他以自己的经历为例,分享了他是如何在专业教学楼的学习中,通过不断探索和创新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路,“找到自己的路,意味着要勇敢走出小小的舒适圈。这个过程就像是在迷雾中探索,有时候会感到迷茫和无助。但是正是在这样的探索中,你会更加明确自己的方向,更加坚定自己的步伐;同时也会更加了解自己,找到自己的兴趣和优势所在,从而更好地规划自己的人生道路。”

>>>结语

“建筑是有生命的,它虽然是凝固的,可在它上面蕴含着人文思想。”这一栋栋建筑不仅仅是学习的场所,更代表着每一个专业的精神和灵魂。在这里,不同专业领域的深厚底蕴和独特气质交织催化,孕育着一代代学子的追求与梦想。

风卷缠绵,云舒缱绻,时光的河流涤荡了东湖水,冲刷了珞珈山,在这段奋斗时光里,专业教学楼记住了每一个奋斗的学子,这里不仅是知识的殿堂,也是梦想的启航点。

(来源:武汉大学报1624期3版  学生编辑:陈巧燕  指导老师:肖珊)

最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