胥青山:历史的沉淀

发布时间:2013-06-13 08:36 来源: 作者: 胥青山阅读:
A A A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以来,重视研究大学精神、重塑大学精神,已经成为创建一流大学的前提。

无论过去还是现在、无论合校前还是合校后,武汉大学都处在中国大学领先方阵中。在校庆120周年之际,深入研究且明晰武大精神,并以此激励全校师生和海内外校友,是一件功颂前贤、福泽后辈、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大事。

 

什么是大学精神

几千年来,大学为世人所敬仰的是经历史沉淀下的大学精神。这种精神是所有大学人共同信奉、共同遵循的东西,不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被人遗忘,也不会因社会的世俗化、功利化而丧失殆尽。具体来讲,就是崇尚学术和自由,追求理想与真理,引领社会与未来。

8年前,我为武大本科生开了一门《大学文化》通识课,其中有一节专门探讨大学精神。怎么理解大学精神呢?

简略地说,大学精神是一种文化的历史沉积。是大学存在和发展中形成的,有着独特气质的精神形式和文明成果,深深印在学人身上。也可以具体凝聚在这所学校的学术传统,人文精神风貌,以及该校的校园文化上,甚至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乃至空气中。

大学精神的灵魂是对崇高理想的追求。教育的终极目的在于开发人的潜能,培养人的和谐性,完善和提高人性。大学不能只充当满足社会现实功利需要的一种特殊机构,它更应该是社会的精神家园和理想范式。大学是一个研究学术追求真理的机构,学术自由是其生命线。思想之自由,精神之独立是大学精神的写照。

大学精神还应该是一种凝聚力和向心力。一届届毕业生离开了校园,但大学精神历久弥新。大学精神就是一所大学的办学理念和价值追求,它引导着大学恪守人文和科学精神,不断追求真理,造福人类。但每所大学既有大学共同体都必须遵循的精神,又有着各自不同的独特精神。以这些精神为核心,也就构成了不同大学各具特色的大学文化。

我们能够从一所大学的精神中,清晰地了解这所大学的理想目标、精神信念、价值取向以及认知世界的态度和方法,感受到它的理性光芒。

探讨武大精神,须纵观武汉大学一百多年来自强不息的奋斗历程;须继承和弘扬历代学人崇尚学术、严谨治学的优良传统;须把握学校发展各个历史阶段凝练铸就的校训;须同步共振于时代与社会前进的步伐。

 

校训精神的延续

校训体现着一所学校的办学传统、精神风貌,是学校文化传统和办学理念的沉淀,通过一个大学的校训,我们可以直接触摸到该校的灵魂和特质。

1893年湖广总督张之洞创办的自强学堂开始,就以“讲求时务,融贯中西,精研器数,以期教育成才,上备国家任使”为宗旨。1913年,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成立,校长张渲题的校训是:“朴、诚、勇”。 1928年,国立武汉大学成立,校长王世杰提出武汉大学必须有五个条件:巨大的校舍、良好的设备、经费独立、良好教授、严整纪律。

据《国立武汉大学简史》记载:“本校创立时,学校当局即本‘自明诚谓之教’及‘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二语,以‘明诚弘毅’为校训”。

1938年武汉大学西迁最新老虎机,新老虎机平台办学。烽火岁月,在校长王星拱的率领下,全校师生发扬“明诚弘毅”的校训精神,践行并凝结出“学术至上、教育救国,自由民主、兼容并包,自强不息、励精图治,造福乡邦、服务社会”为核心内涵的“最新老虎机,新老虎机平台精神”。

 1945年,武汉大学校长周鲠生提出:武汉大学要坚持质量与数量并重;理论与应用并重;固守大学学术精神,避免衙门习气,否则在学术上站不住脚,地位也会降低。

上世纪80年代,刘道玉校长高举教育改革大旗,推出了一系列新的教学制度。那时的武大精神就是大学独立,营造自由民主的校园文化,树立勇夺金牌的精神。

1993年,为了迎接“211工程”预审,振奋武大人的精神,经第一次校务委员会审议,提出了“自强、弘毅、求是、拓新”的新校训,得到了广大师生和海内外校友的认同。

2000年,武汉大学、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湖北医科大学合并为新的武汉大学。合并以来实现了实质性融合,不仅继承发扬了武汉大学悠久的历史传统和良好的国际声誉,而且在独具特色的测绘信息学科、水利水电学科方面取得了卓越的办学成就。高校融合的实质是各具特色的大学精神的融合,是办学理念、价值追求、行为准则的认同和发扬,特别是工科医科严谨求实的精神在新的大学里得到延续和光大。

现时探讨的武大精神包括所继承发扬融合的大学精神,这既是所有武大学人所创造的,也是激励所有武大学人不断奋进的不竭动力。

 

我眼中的武大精神

在世界大学共同体中,一所大学要具有自己独有的精神必须具备两个前提:一是具有比较明确独到的办学理念,一以贯之的价值追求和坚持始终的行为准则;二是具有悠久的办学历史、良好的办学传统、卓越的办学成就和较高的美誉度。

具体说来,我认为武汉大学以及武大学人的精神可以从这几方面凝练:

当仁不让,勇于担当。武大学人在社会历史发展的任何一个转折关头,都有成批的学子勇于站出来,敢于肩负起历史赋予的使命和责任。从自强学堂率先分科造士到武昌首义中的率先发难,从西迁最新老虎机,新老虎机平台教育救国到复校珞珈的艰难与辉煌,从庆解放迎接管到改革开放,总有成批的武大学人为民请命,为国振臂,洒热血、献生命,真正体现出当仁不让、舍我其谁的一代风范。

追求卓越,包容大度。武汉大学在长期的办学历程中形成了追求卓越、自由宽松、包容大度的学术氛围。“北大的民主,武大的自由”一直成为无数学子向往和津津乐道的话题。在这种氛围下涌现出了大批的卓越人才。正是由于这种氛围,才不断吸引着顶级高端人才、大师级人物以到武大讲学为荣,以珞珈学人自居。从上世纪民国四大名校之一,到本世纪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武大一直把追求卓越作为全体学人的精神源泉。

敏锐觉悟,求是创新。武大学人具有敏锐的学术洞察力,善于把握学术发展的整体趋势和演变前沿,对新生事物具有先知先觉的感知能力,率先发声,勇于拓新。在创新中恪守严谨求真务实的传统,不图虚名,守住学术寂寞。独树一帜,自成一家。

以生为本,重德树人。武汉大学包括合校四所高校,历来尊重学生的首创精神,关爱学生。合校后的“三创教育”给武大学子插上了翱翔的翅膀。“华科的手,地质的腿,武大的脑袋,华师的嘴。”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武大在教育教学改革中,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视程度。

上述概括的背后都有着大量的生动事例作为支撑。无论是上天的宇宙飞船还是大洋深处的勘探,无论是极地的科考还是江河湖海的探索,无论是人文社科领域的突破还是理学医学领域的尖端,都活跃着武大人的身影,都可以看到武大人的奉献,体现着永恒的武大精神。(作者系武汉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

(迎接校庆120周年系列征文•武大精神之我见)

(编辑:付晓歌 严航)

>>>“迎接校庆120周年”系列征文启事

/019/2011-12-21/12813.html

 

 

最新阅读